
养殖新闻
荔枝蝽的防治方法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76次
荔枝臭虫是一种果树害虫,又称荔枝臭虫。荔枝臭虫科半翅目昆虫。它主要危害荔枝和龙眼,也危害其他无患子植物。成虫长约25毫米,盾形,黄褐色。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让我们来看看荔枝臭虫的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荔枝臭虫成虫体长约25毫米,盾形,黄褐色,腹部和臭腺上有白色蜡粉,开口位于腹部中、后胸交界处。卵球形,长2.5-2.7mm,浅绿色,熔融前呈深灰色。仙女是红色和黑色的。卵子形状接近球形,直径2.5-2.7毫米。初生时呈浅绿色,少数呈浅黄色。荔枝蝽在近孵化期呈紫红色,通常14粒聚在一起形成一块
生活习性
荔枝蝽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在茂密的叶片或老叶背面越冬。第二年三四月份,它们恢复活动,在树叶背面产卵。5.六月,若虫出没。若虫5岁,寿命约2个月。他们有暂停动画的习惯。它们大多在7月份成虫,寒冷天气过后进入越冬期。若虫和成虫吮吸t荔枝、龙眼嫩枝、花穗、幼果的汁液,导致花、果脱落。荔枝蝽成虫和若虫都吸食嫩枝、花穗和幼果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其分泌的气味能接触到雄蕊、嫩叶和幼果,使接触部位枯萎死亡,严重影响产量,甚至不能收获(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是人工捕捉。冬季低温期外径(10以下)℃), 荔枝臭虫是冰冻的,不易脱落,突然猛烈地摇动树枝,使越冬的成虫倒在地上剧烈燃烧,用扁腹黄蜂防治荔枝臭虫(
2.化学防治:早春产卵前喷洒敌百虫溶液(800~1000次)杀灭越冬成虫。在若虫期第二次喷施可消灭3龄若虫。对昆虫种群密度高的地区应综合施药,对昆虫种群密度低、开花果树少的地区应以喷药为主。大面积连续荔枝区,与飞机控制(
一些专业知识从东北转移工作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 华裕专家说 | 鸡蛋质量安全问题 10-15
- 影响林地养鸡成功的六个因素 10-15
- 破解中国肉鸡产业危局的三大思考 10-15
- 鸡马立克氏病的预防措施 10-15
- 养禽用药须纠正九大误区 10-15
- 产蛋鸡各阶段的饲养要点 10-15
- 种鸡的四季管理 10-15
- 育成鸭圈舍饲养技法 10-15
- 土鸡夏季剪毛产蛋多 10-15
- 山鸡啄癖损失重 理清原因找对策 10-15
- 干撒式发酵床养肉鸡技术 10-15
- 散养土鸡存在的问题 10-15
- 提高散养鸡的成活率 10-15
- 中草药诊治鸡病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