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黏液膜性肠炎与中药疗法
奶牛粘液膜性肠炎是奶牛腹泻病之一,早期诊断困难。随着奶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疾病也随之增多。此外,临床上兽医对奶牛粘液膜肠炎认识不足。传统的治疗胃肠炎,大量应用中西药,花费很大,但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有的造成死亡,消除。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999年以来,全县9个乡镇共发现不同年龄奶牛42头。采用自制中药散治疗。除了t长期腹泻、严重消瘦的母牛40头治愈。治愈率95%。据有关资料显示,粘液膜肠炎是一种以纤维蛋白原渗出和粘液分泌为主要病理过程的特殊类型炎症。肠粘膜表面覆盖一种网状管,主要由粘液和大量纤维蛋白(
1组成。临床症状:腹泻初期一般较轻。随病程加重,腹泻加剧,有的有间歇性轻微腹痛,有的有阵发性腹痛,起卧烦躁不安,排出臭味,粪便稀软,有时排出膜状物粘液状或索状粘膜或液条,有的呈绦虫结状,羊小肠呈紫褐色,可达0.5~1m或更长。横截面清晰,7-8层。一般民众误以为牛肠被拔出来了。一般为灰白色、黄白色、黄黄色,温升约0.3~0.5℃, 轻度发热,消化障碍,早期食欲变化不大。中晚期,长期腹泻、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食欲不振、哺乳期减少、流产和心力衰竭。除上述症状外,治疗肠道消炎、止泻、消化急救、输液等药物无效。原则上应考虑粘液膜肠炎(中医治疗:清热利湿、益气化瘀、活血化瘀
方:当归30g、莪术40g、赤芍30g、郁金30g、厚朴40g、香附30g、陈皮30g、青皮30g,苦参50g,黄柏40g,生大黄40g,双花50g,败酱50g,100目,全研究连续给药3-4或5-6剂后,肠道内积聚的管状或索状粘液膜可从粪便中排出,而且患病动物的腹泻和腹痛的临床症状可以很快消失(典型症状)病例:
病例1.2001年11月19日,寸瑞乡黄山嘴村出生了一头3岁的荷斯坦黑白花奶牛。母牛腹泻2个多月,常有腹痛。它的体温在39.5摄氏度之间波动℃ 和39.8℃, p80次/min输液,环丙沙星、小檗碱、利津静注射液、利津静口服粉反复治疗无效。我站诊断为粘液膜肠炎。吃了三剂中药后,第五天晚上,奶牛排出了一层长1.2米的褐色管状粘液膜。两天后,腹泻停止,病情明显好转(2003年7月9日,4岁的黑白花奶牛侯某c大黄庄镇西杨庄村的小欧患腹泻80多天,经中西药、兽药治疗无效。经我站临床检查,体温为39.5℃℃, P82次/min。粪便臭味重,呈褐色,发现粪便呈索状粘液膜结,呈绦虫状灰白色,每天腹痛。注射安乃近后症状迟钝,头发干枯,轻度脱水,诊断为粘液膜肠炎。第三天,粪便中排出0.8米长的索状粘液膜?2厘米,尾端?0.5cm。5天后,腹泻停止,临床症状消失(
4。经验
4.1。我奶牛粘液膜肠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病因和病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易被认为是由致敏剂引起的过敏反应,并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有一定关系。过敏原包括肠道内常见的代谢物、肠道寄生虫的体蛋白和寄生毒素、发霉饲料和饲料形成的特殊蛋白以及体内形成的异常代谢物(
4.2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过量摄入浓缩物有关,特别是高蛋白豆粕和鱼粉。此外,缺乏运动使肠道吸收困难(
4.3部分奶牛经长期药物治疗后,对腹泻无明显影响。定期使用广谱驱虫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4.4在本病的治疗中,补液疗法仅起辅助作用,几乎无明显疗效。只有按照中医“清热燥湿、益气郁结、活血化瘀”的原则,才能排出纤维蛋白原渗出和粘液分泌。使本病达到理想的疗效,早发现、早应用中药治疗效果更佳(
- 家禽饮水给药注意事项 10-15
- 如皋黄鸡基础群组建完成 10-15
- 山区鸡腹泻的治疗和防控措施 10-15
- 豪猪人工繁殖技术 10-15
- 黄瓜只开花不结果怎么办 10-15
- 长春花有毒吗 10-15
- 新城疫流行特点与防疫 10-15
- 释迦果的高产管理要点 10-15
- 蜀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0-15
- 被仙人掌扎了怎么办? 10-15
- 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 10-15
- 提高鸡免疫接种效果的要点 10-15
- 黑豆苗的种植方法 10-15
- 当前鸡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及防制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