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新闻
羊双口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96次
绵羊双口吸虫病是由多种吸虫引起的前、后椎间盘疾病,又称前、后椎间盘吸虫病。成虫寄生在绵羊的瘤胃和网壁上,而幼体则在发育过程中迁移到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中,可引起严重疾病,甚至病羊死亡。该病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淡水螺是吸虫病
1的中间宿主。绵羊
血吸虫病的症状主要是幼体在绵羊皱胃、小肠、胆管和胆囊内迁移时,组织器官破坏的明显症状,而幼体在绵羊皱胃、小肠、胆管和胆囊内迁移时,组织器官破坏的明显症状h可引起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出血、炎症和坏死。病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痢疾,粪便呈粥样硬化或水样,常有异味。病羊厌食、精神疲惫、消瘦无力。病羊经过漫长的病程,体重逐渐减轻,贫血程度高,颌下腺水肿,黏膜苍白,血液稀薄,最后病羊变得极度消瘦,不能躺在地上,绵羊血吸虫病的预防
华北地区春季和秋季可进行定期驱虫,华南地区由于常年放牧,每年可进行三次杀菌剂:1∶ 5万硫酸铜溶液或20%氨水可用于杀螺;养水鸟也可杀灭蜗牛(
(3)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饮水卫生。选择高干燥处放牧(
(1)氯硝柳胺:75-80mg/kg绵羊体重,口服一次,驱除真胃和小肠内的虫子(
(2)硫代二氯酚:75-80mg/kg绵羊体重,口服一次,驱成人效果较好(
(3)溴羟基三苯胺:绵羊体重65mg/kg,一次口服,对驱成人和儿童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