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细颈囊尾蚴病“水铃铛”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绵羊细形囊尾蚴病是一种由囊尾蚴幼虫引起的绦虫病,寄生于羊、山羊、牛等家畜的肝浆膜、肌节和肠系膜上。细形囊尾蚴主要引起家畜特别是羔羊生长迟缓和体重下降。当大量动物感染细形囊尾蚴时,它们可能会因严重的肝损伤而死亡。它的成虫生活在狗、狼和狐狸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本病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身体特征和生活史]细囊尾蚴,俗称“水钟”,多悬于腹部器官。身体是水泡状的ns透明液体。囊肿的大小不一样,最大的可以和孩子的头一样大。囊壁外层厚而坚韧,是宿主动物结缔组织形成的囊膜。虫子的囊壁薄而透明。肉眼可见囊肿壁上有一乳白色不透明结节,即颈部和内陷头节。如果头节已经翻转,头节和囊肿之间也有一个细长的颈部
。大疱性带绦虫,长75-500厘米,由250-300节组成。头节上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30-40个钩,呈两圈排列。身体前部的节段又宽又细短,身体后部的部分逐渐变长。子宫每侧的分支数为10-16个,每侧有一个小分支。子宫内充满卵子,卵子近似圆形,长36-39μm,宽31-35μm,内有肿瘤球。成体大疱绦虫寄生于狗、狼、狐狸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成熟后,怀孕部分或卵子随粪便排出,污染草原、饲料和饮用水。绵羊和其他中间宿主以妊娠节段或卵为食时,在消化道中孵化,渗入肠壁血管,随血流到达肝脏,并逐渐成熟从肝实质迁移到肝表面寄生,或进入腹腔寄生于大网膜、肠系膜等部位,甚至进入胸腔寄生于肺。幼虫生长发育3个月左右,具有传染性。如果终末宿主食肉动物吞食含有细形囊尾蚴的器官,52-78天后在小肠内发育成成虫(
【诊断】细形囊尾蚴病在生活中诊断非常困难。诊断应参考细形囊尾蚴病的症状和体征,尸检时应发现细形囊尾蚴病的体相sis应以病理改变为基础。临床症状成年羊不明显,羔羊明显。当肝脏和腹膜在肿大球的作用下发炎时,会出现体温升高、抑郁、腹水增多、腹壁压痛,甚至死亡。上述急性发作后转为慢性病,一般表现为消瘦、乏力、黄疸(
尸检改变:慢性病例肝浆膜、肠系膜、大网膜有不同数量、大小的虫体小泡,严重者肺、胸可见虫体。在急性病例中,可以看到急性肝炎和腹膜炎。肝脏肿胀,出血表面有污点。肝实质内有虫道,有时有腹水伴渗血。病灶内有幼虫仍在发育中迁移(
【防治】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主要预防工作,如无害化处理含有细形囊尾蚴的器官,严禁在烹调前喂狗;在疫区及时驱虫;注意猎杀野狗、狼、狐狸等食肉动物;做好绵羊饲料、饮用水和围栏的清洁工作,防止狗粪污染。
- 羊口疮的防治方法 10-15
- 成乳牛阶段的养殖技术要点 10-15
- 江苏无锡:进口羊肉低价冲击 羊肉价格旺季下跌一到两成 10-15
- 牛无浆体病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10-15
- 牲畜口蹄疫防疫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10-15
- 珠颈斑鸠是保护动物吗 10-15
- 养羊新模式 10-15
- 春季养猪的注意事项 10-15
- 明太鱼是海鱼吗 10-15
- 多肉植物姬胧月怎么养才能爆盆?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和胧月的区别! 10-15
- 牛、马胃肠卡他症的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10-15
- 猫的养法注意事项 10-15
- 牛流行热的诊断措施与防控方法 10-15
- 新生羔羊站不起来怎么办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