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新闻
母猪产后不排尿?中医称产后癃闭,这里有治疗的药方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199次
中医称产后癃闭,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怀孕母猪活动空间越来越受局限,导致产后尿闭增多,给养猪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也在逐年上升。
1.发病原因
(1)怀孕后期,腹压增大,膀胱受的压力加大,排尿中枢的兴奋阈值升高,产后腹压下降,膀胱处于半麻痹状态。
(2)分娩时间太长,膀胱受胎儿反复挤压而麻痹。
(3)胎儿过大或接产时尿道受到损伤,黏膜出现水肿。
2.临床症状
产后1~2天,不见排尿,体温一般正常,弓背努责,涓滴不出或淋漓少许。3~4天后,腹部膨大,起卧十分小心,呈胸式呼吸。后期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腹痛不安。
?
3.治疗
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消炎,中医通窍利尿。
(1)用木板放患猪后腹下,两人轻轻上抬腹部(小心防膀胱破裂,病中后期不用),加大腹压,加大膨胀的膀胱对排尿中枢的刺激量,使产生兴奋而排尿。
(2)疼痛不安时,要及时用导尿管导尿。
(3)消炎。广谱抗生素肌内注射,防膀胱、尿道出现炎症。
(4)中药通窍利水。依中医理论,癃闭有实虚之分。
实证多因怀孕后期代谢紊乱,湿热内生或外感湿热温邪,湿热蕴蓄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引起尿闭。患畜多见舌红、苔黄或滑腻,尿黄而浓,鼻唇镜欠润或发干。治宜用八正散(木通20g、瞿麦15g、车前子10g、扁蓄10g、滑石15g、栀子10g、大黄10g)。湿偏盛加意米15g、藿香10g、黄岑5g等:热盛加二花、连翘各10g。
虚证多为脾肾两虚。肾司二阴,肾虚不能气化行水,开合无度而尿闭。证见口淡、苔白,尿清不浊,体温偏下限,耳鼻发凉,精神沉郁。治宜培补脾肾,通窍利水,方用五苓散去栀子、大黄,加桂枝10g、黄芪5g、党参10g、桑寄生5g。
(5)在治疗中不可大输液或使用呋噻米等利尿剂,以防病情加重。
?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 叶子花(三角梅)的养殖方法 10-15
- 獐怎么人工养殖?有哪些养殖方法技术和注意事项? 10-15
- 猪瘟疫苗用量 10-15
- 动物近亲繁殖会怎么样 10-15
- 国内羊价持续下滑逾20个月 10-15
- 獭兔毛和草兔毛的区别 10-15
- 牛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及防疫要求 牛场环境效果如何控制 10-15
- 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讲座(七) 10-15
- 牛的常见病有哪些 10-15
- 养30只黑山羊要多少成本?养殖的前景怎么样? 10-15
- 犊牛肺炎的常见病因、症状与治疗 10-15
- 奶牛伊氏锥虫病的特点 奶牛伊氏锥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10-15
- 狐狸是猫科还是犬科动物?尾巴有什么作用? 10-15
- 杂食鱼类清道夫鱼能吃吗?能长多大?市场价多少钱一斤?和什么鱼混养好?怎么养?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