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技术要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营养肉、蛋、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含有总蛋白的鸡蛋更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巨大,蛋鸡养殖项目的市场前景良好。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养殖,才能降低饲料消耗,提高鸡蛋产量,大力推进蛋鸡科学养殖,对促进蛋鸡养殖业发展,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现主要介绍了蛋鸡的一些繁殖要点为了给养殖户提供参考,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根据蛋鸡的特点,将产蛋期分为产蛋期开始、产蛋期主期和产蛋期结束三个阶段。第一次产卵期约15天。从第一个产卵到正常产卵的时期称为第一个产卵期。在这一时期,鸡的产蛋性能不规则,产蛋间隔往往较长,蛋的大小和形状也不正常。在主产期,蛋鸡产蛋规律趋于正常,产蛋量随着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加。当e龄在35周左右,产蛋量达到高峰。在这个阶段,由于鸡蛋产量的不断提高,如果摄入的营养不足,母鸡自身的营养储备就会迅速消耗掉,导致体重逐渐下降。虽然产蛋鸡在此阶段仍能产蛋,但由于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产蛋量迅速下降,最终停止。过量的营养供给逐渐转移到蛋鸡的贮藏中,导致蛋鸡增重、腹部脂肪沉积和产蛋功能下降(
2营养需要量
蛋鸡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适当,不足的含量t会影响铺筑性能,过量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增加投料成本。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蛋鸡的品种、年龄、产蛋量等因素调整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供应。产蛋鸡体重2~2.5kg,产蛋率100%时,每天饲喂259份蛋白饲料;产蛋率达到95%时,每天饲喂239份蛋白饲料。产蛋率达到90%时,每天饲喂239份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21.59份,产蛋率80%,蛋白质饲料19.59份。产蛋率为70%时,蛋白质日粮为18.59%。不蛋鸡每天可饲喂7-8.59份蛋白饲料(
维生素对鸡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能促进鸡的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机体免疫力等重要功能。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对蛋鸡有显著影响。维生素A缺乏不仅会导致鸡蛋产量下降,还会导致鸡蛋出现白斑,影响鸡蛋质量。缺乏维生素D导致薄壳蛋和软壳蛋增多。矿物质在体内具有重要的营养和生理功能。它们不仅是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必需成分,而且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体内的各种物质。它们在身体、肌肉和神经的新陈代谢以及对刺激的正常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矿物质供应不足时,会引起代谢异常、生化指标的变化和缺乏,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并显著降低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
3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技术措施。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根据蛋鸡的生长特点,选择基础代谢低、饲料消耗少、产蛋量高、蛋色好、蛋形好、育种产量高的蛋鸡轻型品种(
在不同时期,应科学配制营养全面、均衡的优质饲料。避免一些营养素过多,造成浪费或过少,导致营养不良。夏季气温较高时应增加日粮蛋白质含量,冬季气温较低时应增加能量饲料供给。在产蛋初期,为满足产蛋需要,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略高于平时的饲养标准。为保证储存的饲料新鲜不变质,饲料在饲喂前可加工成直径0.5cm的颗粒,有利于提高饲料适口性,减少浪费
保持鸡舍内环境相对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打扰鸡群。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损伤,产蛋鸡的最适温度为13-23℃℃ 湿度为50%-55%。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应逐渐增加,日光照时间不宜超过16小时。人工光源的开关时间应固定,有时迟或早会造成部分母鸡停产甚至死亡。人工光源应设置在灯具与灯具之间3米的距离,距地面约2米,灯具强度不超过60W,并在灯具上附加灯罩聚焦光照强度应以鸡能看见饲料为准。加料密度取决于加料方式。适宜的平饲密度为5/m2,笼饲密度不大于10/m2,冬季可提高到12/m2。每天按时打扫鸡舍,及时清理粪便,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禁止吸毒。产蛋后期,母鸡体质变差,免疫力下降。母鸡和外界病原菌的感染可引起发病率的增加。农民们应该按时付款观察鸡的状况,及时隔离病鸡(
- 辛福树怎么养 10-15
- 冬季孕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10-15
- 如何解决养鸡生产中的难题 10-15
- 山茶花为何不能正常开花 10-15
- 肉鸡腹水症的症状及防治 10-15
- 提高散养鸡的成活率 10-15
- 冬春季节蛋鸡的饲养管理 10-15
- 鸡夏秋季主要绦虫病及防治 10-15
- 冬季养鸡的注意问题 10-15
- 近期冀中地区禽病速报 10-15
- 鸡的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10-15
- 成年蛋鸭的饲养管理 10-15
- 应淘汰的蛋鸡品种 10-15
- 常见的多肉品种 10-15